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
是以,失去了两年性命。
他为他最器重的儿子——董毡,铺垫好了一切,已经无憾亦无忧。
同日。
辽国,上京城。
耶律洪基已得知辽军在相州之战的惨败。
他拖着一副病躯,唤来自己的儿子耶律浚,道:
“用不了多久,耶律仁先就会撤军,此战,我大辽付出极多,将来你若登基,该如何消弭此战之影响?”
自辽军南下以来,耶律洪基做梦,每每能遇到赵祯对他破口大骂,说他背信弃义。
当年澶渊之盟,双方定下百年和平大计。
而随着耶律洪基几次三番的讨伐大周,算是公然撕毁那百年合盟。
再加上听闻相州惨败的噩耗后,耶律洪基的身体瞬间下滑,大不如从前,像是要命不久矣。
他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如果遵照澶渊之盟,辽周两国互不侵犯。
如果,他一心不想着扩张,只想着发展民生内政,积攒国力.
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是不是,会有另外一番天地?
是不是.自己也能活得久一下?
不至于,将国朝的担子,压在自己仅有八岁的孩子身上?
或许,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会有另外一個耶律洪基,在做着,不使自己后悔的事情吧?
想到这里,耶律洪基看着眼前自己那尚且稚嫩的孩童,摇头叹道:“罢了,你才多大,朕与你说这些作甚?”
闻言,耶律浚突然语出惊人道:“儿臣认为,应该要与周国搞好关系吧?”
耶律洪基一愣,道:“还有么?若有,继续说。”
耶律浚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儿臣认为,此战败后,不过是赔偿周国一些土地,让儿臣担忧的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