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命人将周桐唤来,道:“本帅守大纛时,你一直守在本帅身边?”
后者单膝下跪道:“卑职认为,您与大纛,事关全局成败,故而,卑职守在您身边。”
卫渊笑了笑,摆手道:“本帅领兵,营中向来不兴跪礼,起来说话。”
“诺。”周桐不卑不亢的缓缓起身。
卫渊看着这极具少年英气的魁梧士卒,脑海里忍不住地想起了自己刚参军时。
同样,他也是因为打了几场战役,因英勇过人,受到张辅赏识,进而成为英国公的嫡传弟子。
想必,那时,张辅不收他这一脉的将领为徒,也是有考虑到要权衡军中某些派系吧?
“十三岁就来参军,你比我参军时还要年轻一些。”
卫渊十五岁时才参军,比周桐要年长两岁。
倘若自己收周桐为徒,那么此子,未来前程不可限量。
周桐抱拳道:“卫帅因武襄公弃笔从戎,为国家奋勇杀敌,卑职远远比不得。”
卫渊听了,不由得莞尔一笑。
此子,与曾经的自己一般无二,拍马屁的功夫,已臻入化境。
但话说回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呢?
卫渊笑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闻声,周桐当即愣在原地,显得较为惊讶。
卫渊看着他,等着他的回应。
良久,他双膝下跪,正色道:“卑职此生,愿誓死追随卫帅。”
卫渊点了点头,“出征期间,俗礼皆免,今后,可唤我一声老师。”
周桐重重叩首,“是,老师,学生谨记。”
可能就连卫渊都没想到,在许多年以后,周桐收了名弟子,叫做岳飞。
也或许卫渊早就想到了周桐在历史中的身份,只是,距离前世岁月太过久远,一些记忆,已经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