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军齐聚大名府。
秦振被任命为河北东路行军都指挥使,全权指挥大名府战役。
史称——大名府会战。
赵曦亲自下达任命之后,又向百官补充了一句,
“告诉秦振,此战,本宫只要一个结果,让耶律信先的二十万敌军灰飞烟灭!”
耶律信先原有三十万大军,待打下一些州府,形成一条稳定的战略补给线之后,辽国在年前,又陆续增兵二十万。
也就是说,年后齐州战役期间,耶律信先少说拥兵四十万。
当然,四十万,并非是说整整四十万带甲之士。
要说有四十万带甲之士,足以横扫整个中原。
那四十万大军,带甲之士,精锐之兵,至多十万。
其余都是着简易甲胄或是布甲的普通士卒。
这些士卒基本算是临时征调过来的,也有从民夫中挑选。
当然,让赵祯引以为傲的八十万禁军将士里,除了冗兵的成分之外,真正的精锐之师,也就四五十万而已。
所谓精锐,是指全身着甲,在战场上除了钝器之外,基本刀枪不入的将士。
这些将士,无一不是以一当十的存在。
耶律信先分兵二十万前去攻打大名府。
按理说,徐长志这边的情况会比较轻松一些。
但情况却恰恰相反。
由于他的主要责任是拖延耶律信先部的攻伐进度,同时要确保齐鲁大地各州府不落入敌手。
所以,他不仅仅是固守一个齐州城这般简单。
年关前后,徐长志以二十万兵力,使耶律信先寸土未进,已是极为难得。
算上杨怀仁那边的二十万兵力,包含各地厢军的存在。
再加上大周在大名府会战中投入的兵力,已有整整八十万之多!
其中,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