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此等国战,不该让忠勇侯继续赋闲在野。”
赵祯微微颔首,“要用,但是何时用,怎么用,这是一门学问,你要审时度势。”
赵曦皱了皱眉头,起身拱手道:“请父皇教儿臣。”
赵祯摇头道:“此战,是我国朝之劫,也是你我父子一劫,但更是你的劫难。”
“如何打这一仗,如何用人,你自个儿思量,为父,相信你。”
他没有自称自己为‘父皇’。
赵曦深呼吸一口气,“儿臣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是说,现在还不到该用卫侯的时候?”
赵祯沉默不语。
赵曦不敢打扰他休息,随后就与王安石退出大殿。
他不解的询问道:“父皇已经答应可以让卫少傅回京,但父皇又不想让卫少傅尽快回京”
“论打仗,卫少傅要强于徐将军,甚至能胜秦老将军一筹,为何不及时调卫师回京?”
“只要卫师能领兵,本宫相信,我大周军民,将会少死很多人啊。”
王安石抚须道:“官家说,何时用卫侯,是一门学问.”
“臣擅自揣测,值此危难之际,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而这个人,不能是卫侯。”
“倘若太子殿下这时就将卫侯调来京城委以重任,那么事后击退辽夏,百姓们也只会将功劳记在卫侯身上。”
“倘若形势真到了万般危急之时,太子殿下力排众议,调卫侯回京,且亲自坐镇中枢,指挥大局,到那时,击退辽夏的功劳,只会算在太子身上。”
“待太子继位,纵然是您年幼,可国朝百官乃至内外诸夷,无人敢说,我国朝新主年幼可欺。”
王安石身为臣子,说出这番话,已经是大逆不道。
但他需要给赵曦一个解释。
要不然,待走进宣政殿的那一刻,赵曦就会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