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逍说到这里,不由得一阵感慨。
大明末期,也真的是多灾多难。
别的天灾不说,就说蝗灾。
史书记载,光是从崇祯九年到崇祯十五年,短短六年时间里,全国就有697个县发生蝗灾。
灾情由陕西到广东,从南方蔓延到北方,各地都遭到蝗虫袭击。
别说是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就是繁华盛世碰到这样的天灾,也是招架不住啊!
“这虫子,着实可恨!”
朱慈烺将手中的蝗虫丢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脚。
他依然不解恨,又问道:“叔爷爷,都说你是神仙,有什么好法子,把这些该死的蝗虫,灭的干干净净?”
云逍摇头一笑。
他要是真的是神仙,哪里又用得着费心费力,专门跑这一趟?
云逍开口道:“蝗灾,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咱们的老祖先,跟蝗虫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法子。”
华.夏数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奋斗史。
以华.夏人的智慧,早就总结出了很多灭蝗的办法。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就提出一种很有效的灭蝗办法。
那就是针对‘旱极而蝗’,将旱田改为水田,这样就能抑制蝗虫的疯狂繁殖。
不过这个法子,对于连年大旱的河南而言,显然不适用。
第二个法子,就是利用生物相克。
也就是引入蝗虫的天敌,来对抗蝗灾。
蝗虫的头号天敌,就是鸡鸭。
这种除蝗的法子,一直沿用到后世。
第三个办法,就是此时所看到的那样,靠人工来灭蝗。
“这次河南的蝗灾,来势凶猛,然而只要官府举措得当,扑灭蝗灾并不难。”
“比起天灾,让我最担心的还是人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