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弄三台织机。
这种新式的织布机,自然也不简单,采用了一样纺织史上划时代的东西。
飞梭!
并且是云逍加以改良过的。
经过三名织工现场操作,最后证实,新式织机的效率,是大明此时常用织机效率的……8倍!
张国维一声长叹:“下官总算是明白了,云真人为什么会定下年产两万万匹的目标。”
夏允彝兴奋地说道:“有了这两样神器,只要有足够的棉花,年产量提高十倍,都不是什么难事啊!”
众多富绅围着新式纺车和织机,满目都是贪婪与亢奋,就如同是看到了一棵棵金灿灿的摇钱树。
董祖和惊叹道:“仙器,这简直就是仙器,莫非是云真人,自天上带到凡间?”
众人赞不绝口,彩虹屁不断。
他们当然清楚,这不是什么仙器。
然而能够将效率提高如此地步,称之为仙器,似乎也没有错。
“仙器?”
云逍一声嗤笑,露出嘲讽之色。
“你们所谓的仙器,不过是被你们视作,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罢了!”
“这新式的纺车、织机,全部都是我华.夏无数劳苦大众,经过无数年的智慧沉淀得来!”
众多官员、士绅,无不脸庞发烫。
黄宗羲开口道:“元朝官员王祯所著《王祯农书》,上面记载过一种纺车,可同时纺32个纱绽,用人力或畜力驱动,一天可以纺出棉纱将近120斤。可惜此法已经失传,云真人这新式纺车,莫非是来自《王祯农书》?”
不得不说,黄宗羲的确是博学。
元朝的王祯是个奇才,不仅是个农学家,还是个农学机械高手。
《王祯农书》上面,的确记载了一种极其先进的纺车。
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