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成为东非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早在四五时期,东非政府就展望了南方和大湖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不过四五时期,东非政府的主要投资流向了大湖区。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大湖区人口更多,农业基础好,水资源充足,且对于东非开发北方经济有着重要承接作用。
东非北方面积庞大,但是发展上也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东非经济的洼地,所以东非对于开发大湖区的急迫性在南方之上。
至于南方,如果算上西南,其实面积也不小,但是西南在东非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基本不可能有太大发展,未来基本上也就只能靠着卖矿过过日子。
毕竟,除了矿产资源以外,西南的气候过于恶劣,基本上和刚果雨林保护区放在同一个位置。
而算上西南省,东非行政划分的南方省份只有六个,而北方却高达十几个省份。
亚尔斯德就对此说道:“除了西南省以外,本次东水西调工程,主要想解决的就是奥兰治,黑兴根和巴登三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而解决了这三个省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那整个南方经济都将更进一步,成为可以和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核心区相提并论的经济板块。”
南方的面积虽然小,却是东非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以外,完全可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而且,其气候在东非也比较适合农牧业的发展,因为这里是东非全国唯一的温带地区。
东非的南方各省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而这也是东非最适合发展农牧业,尤其是优质农牧业的地方,要不然布尔人和祖鲁人当年也不可能在这里放牧为生。
亚尔斯德说道:“我们计划,从莱索托山区和斯威士兰山区为起点,尤其是莱索托山区,疏导部分河流注入奥兰治河,从而补充奥兰治河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