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从他的只字片言中串联了整个事件,猜出了大概的详情。
高秀梅过来接白玉秀的时候便过来拜访过。
当时就说想要让他们到燕京去。大家都在一块也好照应。
在一个城市里总比分隔两地要强得多。
那个时候,姜军这一家子便在一起协商过此事。
他们觉得燕京的消费很高,而且那里是大城市。
他们这一家子除了种地,别的什么都不会。
在燕京城里也没有地给他们种,所以去了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当然还有一点,姜军其实也挺喜欢花枝的。
他和花枝发展到这个程度,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若是走了,估计他和花枝之间的事也就算废了。
花枝在这边有一个养殖场,是不可能说走就走的。
还有姜绾的猎户村,这些生意现在姜军接了下来。每年两季都要到那边去收山货,然后将何山海那边拿到的粮食运送到山里去。
这工作虽说别人也能做,但这中间接触的钱和山货有很多漏洞可循。
姜军是一个脑子憨憨的憨货,对这些事不大懂。
可姜妈妈和姜爸爸却是很清醒的。
收山货的时候,山货的好坏,值多少钱,这里可做的文章太大了。
但凡他们有点私心,稍微贪污一点,自己卖掉那就是钱。
若是换成了别人,指不定怎么钻空子赚钱呢!
姜妈妈觉得只要是闺女的事业,就一定要全力支持。
可不能让别人在中间贪便宜,钻空子。
因此全家都觉得还是不去的好,暂时就留在这儿。
这样既可以帮姜绾守住这份事业,也可以留下一个可以给姜绾退回的余地来。
因为姜家人已经知道,姜绾现在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