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两边都搭了一个挨一个的棚子,每个棚子上都接了电线,亮着电灯,这才叫一个灯火辉煌。
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商贩们纷纷涌入高第街,在每个摊位前疯狂采购各种衣服、裤子、裙子......这里是八零年代时尚与潮流的集结地,从这里进的货根本不怕卖不出去。
余长乐没有急着下手,而是顺着人流一路走马观花地从街头到街尾仔细观察了一遍。
高第街的商户分好几种:
一种是扯了一块大的塑料布,就把上衣、裤子、裙子......杂七杂八全堆在一起,要的自己从里面挑选,统一一个价。
这种就卖得便宜,统统五块钱一件,余长乐随便拿了一件看了看质量,还不如她店里的质量好,样式也十分普通。
说它便宜是相较于羊城整体消费水平而言,放到金帛市就是正常价格。
所以,这种货余长乐第一个就把它淘汰了,进这种货回去只能亏本。
还有一种是搭了个棚子的摊位,衣服也没胡乱堆着,而是一件件挂在架子上,看着就比地上堆的有质感。
余长乐伸手摸了摸衣料,确实比地摊上的好上许多,开口问了问价,随便一件都是十块起,喊二、三十的不在少数。
余长乐知道自己一张口就暴露了外地人的身份,自然免不了被高第街的商贩们喊高价,再加上又是个年纪轻轻的生面孔,简直把“敲棒棒”属性叠满了,不敲她棒棒敲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余长乐更是没有轻易下手,而是耐着性子把整条街依次逛完,凡是看上衣品的都和老板攀谈两句,心里默默做着比较筛选。
最后一种她今天无缘见识,就是沿街两旁正规的门面,只能看见挂着各种服饰店的招牌,每一家都闸门紧闭,显然做的不是这个时段的生意。
花了半个多小时大致逛了一圈,余长乐心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