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漫长,姥爷寻思着,有这一冬天的功夫,啥家具打不出来啊?
四舅舅是准备开自行车修理铺的,除了铺面之外,他觉得用不着什么家具,“给我打俩小板凳就成了。”
“光要小板凳,那零件放哪儿?”顾超笑道。
“多亏你提醒,对了,靠墙打一排格子柜吧。”四舅舅猛拍脑门。
“柜台也得做,现在柜台都是镶玻璃的,不知道玻璃好买不?”姥爷开始规划用料了。
“买玻璃的事儿就交给我吧,姥爷,你把玻璃的数量大小写下来,给我就成。
前阵子天气不好,不是砸破了好几块玻璃吗?一起修补上吧?”
顾超已经去陶瓷厂报到上班了,有他一个大厂长出面,别说是小小的玻璃,什么紧缺物资都能买到。
“还有房顶的瓦,也该补补了,好几个屋子都漏了。”四舅舅提醒道。
“小雯,拿个本子记一下。”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事儿,得赶在寒冬之前办好。
在来到京城之前,陈家人本以为,s省的冬天就是最冷的了。
来到京城之后,听当地人说起寒冬腊月的冷,他们这才惊讶的发现,跟京城比起来,s省竟然算是暖和的。
每年入冬之前,在老家也要修补房屋,除此还要储备冬菜,打煤砖,如今还是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这边打的是煤球,我想办法弄一吨煤粉,再整个模子,咱们自己打。”顾超说道。
要买现成煤球,得用煤本,陈家人根本就没这玩意,只能自力更生。
粮食,煤球都是紧要物资,如今还是凭本供应。
陈家一大家子人,除了元妮有商品粮供应指标之外,其他人吃的都是高价粮,是托关系偷偷从黑市上淘换过来的。
虽说现在挣的多了,可这么花钱,还是有些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