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警察被狙击枪击中胸口身亡。
这一点很好分析。
子弹是7.62mm步枪弹,但因距离问题。
击中人体呈现出的效果不同。
所以可以判断出,枪手射击的大概距离。
法医给出的答案是射击地点超过六百米。
当时是夜晚,对方是个高手!
“夜视瞄准镜……”
肖尧表情凝重,“六百米,还是夜晚,很考验一名狙击手的技术!”
随后看向第二张照片,一名被步枪近距离射杀的警察,身中六枪。
通过弹孔分布,可以看出是两次‘三发点射’,全部命中身体。
第三张照片,被押送去看守所的嫌疑人。
近距离子弹击中头部,身亡。
一枪爆头!
可通过死者前额上肌肤与弹孔烧伤痕迹,以及后脑被子弹击穿痕迹分辨。
肖尧看向第四张照片……现场鞋印。
可以发现,在嫌疑人被爆头地点的前方半米至1米距离,出现了四双鞋印。
鞋印朝向正是嫌疑人所在。
说明当时有四名悍匪正面对嫌疑人。
不难分析出。
当时嫌疑人是最后被射杀,有人在辨识嫌疑人身份。
因为重伤警察听到了那句乌尔都语:他不是蒲公英。
那么假如这名嫌疑人是蒲公英,会有一个什么结果?
被救走?
被杀害?
又或者会发生其他状况?
肖尧分析出无数种可能。
最后摇了摇头。
这起案件非常诡异。
一切都有些不合理。
肖尧看向刘民,“弹壳?”
“没有。”
刘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