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时刻!”
而这些,何尝不是杰里·莫顿的过往。
仅仅12岁的他,就在妓院弹琴。
当过舞台丑角,在灯红酒绿中被当作背景板。
这就是杰里·莫顿的经历,是他不为外人道哉的过去。
看着每天穿着衣着华丽的西装,端着美酒,流连忘返在美人堆里的那些富人。
杰里·莫顿无时无刻都渴望进入上流社会。
这样的渴望,会有多强烈呢?
谁也不知道,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于是,他用最热爱的爵士,用这辈子所学的钢琴技巧,在被1900鄙视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生,浓缩在了这首《thecrave》里。
毫无疑问!
这一曲是动人的。
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是足够扣开心扉的好曲。
就像电影里的1900一样,也被这首曲子所打动,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因为他同样热爱音乐,他能感受到杰里·莫顿曲中的宣泄。
在这里,1900的单纯和心灵的纯净,更进一步被体现了出来,也为后面的剧情铺垫了。
电影院里,在场的观众也是恍如隔世:
【这就是爵士乐的魅力吗?我第一次感受到,而且竟然是来自于反派的作品。】
【美酒、佳肴、金钱、名誉还有美人,这就是他的渴望吗,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渴望!】
【天啊,已经不知道出现了多少钢琴曲了,但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这一首。】
【这部电影真的是刷新了我对音乐电影的看法,原来音乐电影还能这么拍!】
【……】
曾青云握着笔的手,也跟着颤抖了几下。
渴望吗?
曾经的他,不也坐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