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份人才名单,其中有一个叫黄玉书的。
他是苍山县人,当初弹劾大周皇帝李应龙失德,被流放到了北凉。
这个人熟悉大周的律法,并且公正无私,只不过缺少变通。
现在要制定大明律法,黄玉书倒是一个可用的人才。
“陛下,黄玉书在北凉城,现在负责的正是律法方面的事情。”萧若无站出来说道。
李洵道:“李达用,你和黄玉书配合,修订大明律法。另外任命黄玉书为大理寺卿,统领大理寺,协助刑部处理天下刑狱之事。”
众人并无异议,黄玉书这个人能力还是挺强的,他完全可以胜任大理寺卿之职。
李达用也很开心,有了大理寺的协助,以后刑部处理案件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各位,大明律法对于大明帝国来讲非常重要,律法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能躲在屋子里面,两眼一闭随便去编写。”
李洵又对众人叮嘱道。
“要记住一句话,你们审核的每一个案子不仅仅是一个案子那么简单,背后是一个家庭,是数条人命,也是朝廷的公信力”
“尚书省、门下省与中书省,你们三省要协助刑部和大理寺把律法给制定好。”
……
关于律法制定这一点,李洵对众人说了很多。
一旦律法没有制定好,那么影响的不是几个人那么简单,而是天下所有人,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最后一点,大明帝国一直都在发展前进,我们律法也要与时俱进。”
众人再次领命称是。
“这次回来的时候,朕绕道去了长安城,张启功张刺史提了一个意见,清丈土地不能做一次就算了,要经常盯着做。”
李洵继续说道。
“陈尚书,你们在考核官员的时候,让官员们盯好自己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