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朕在北凉的事情?你的这些书籍也不是最近才写的。”
左生明不慌不忙,道:“陛下,草民……这是草民买来的消息。”
李洵看向了旁边的张启功,道:“是张大人‘卖’给你的吧?”
“陛下英明。”左生明也没有隐瞒。
李洵倒也没多说什么,左生明确实是个当史官的料,而且他也是真热爱这一行,都被流放到山野老林了,朝不保夕的,还想着写史书。
“左先生这个才华,足以当得起太史令!”萧若无忍不住的感叹道。
“看完之后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左先生当真是大才!”向天歌也惊叹道。
张启功心中挺惊讶的,他知道自己这个朋友在编写史书上面很有才能。
但没想到这个才能,竟能让尚书省的两个仆射如此称赞。
“如今大明帝国已经建立了,我们大明的史书也要开始编写起来了。”
等萧若无二人惊叹过后,李洵这才缓缓说道。
“朕就让你暂代太史令之职,只要你做得好,将来便可以成为正式的太史令。”
李洵并没有让左生明直接做正式的太史令,虽然左生明各方面都挺好的,但还是要看一看他实际的行动,然后再做决定。
“多谢陛下。”左生明叩谢。
“左生明,你写史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李洵忽然问道。
“陛下,臣写史书的目的是为了警示后人,让后人借鉴历史,避免历史轮回。”
左生明没有丝毫犹豫,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而且每个人都想青史留名,为了不被遗臭万年,大家自然会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天下万民的事。”
李洵微微点头,道:“说得很好,朕再补充一点,历史不仅仅是一本书那么简单,他还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