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三甲,很了不得。”
这一消息在玄京城里流传而走,百姓议论纷纷。
出个进士不足为奇,杨家的进士更是如此,但如此年轻低调的进士,实属少见。
不知道为什么,从放榜的那日起,杨泉这个名字和奴仆就没一点干系了。
好像所有人都忘了他是杨家的奴籍书童,就连平日大院里的熟人也笑容满面,藏掖好了这件事。
某天晚上,
杨泉借着私塾里的油灯,看完了手里的《时政杂记》。
老管家敲了敲门,然后走了进来。
他还是很热情,但热情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客道。
管家递给了杨泉一张字条,很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杨泉打开看了几眼。
上面写的是:
“殿试内,勿出风头,可平庸不可冒进。”
“生于杨家,进士亦胜一甲。”
杨泉沉默了,读懂了字条上的意思,也猜到了写给自己字条的人。
除了那位从未谋面的老家主,又有谁敢说这么惊然颠覆的话?
生在杨家,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庸进士,未来的路也比殿试前三甲更明亮平坦。
杨泉也是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刘木匠用一辈子和命换来的“杨”字,到底有多么沉重。
他牢牢的记住了这两句话,印在脑海里,反复自语着。
“勿出风头,平庸尚好。”
……
一个多月后,清晨时分。
杨泉穿戴好了老管家给自己准备的衣物,第一次坐上了杨家的马车。
马蹄声响个不停,车轮稳稳的向前。
马车外热热闹闹,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烟火气,却不知道为什么让这时候的杨泉有些泛呕。
他在心里数着步,等到马车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