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打破量子力学大厦和相对论大厦的壁垒,将其融合为一座新的大厦。
当今之世,如果哪一位物理学家能够完成这件事,并且还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那么就成为爱因斯坦之后的第四位祖师。
宗师之后,便是大师。
大师的评定标准是在某座建筑的落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未一座建筑加盖出新的楼层出来,便能被称为大师。
比如说是爱丁顿,史瓦西,这两位正是量子色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创立者。
大师之后,便是专家。
评定标准更加简单,那就是在一座建筑的一层楼里盖出一个新房间来,便是专家。
至于当今物理学界的大多数物理学家,别说是专家大师了,按照王东来的这一套理论,顶多算是在某一座建筑的某一层楼的某一个房间里搞搞装修的学徒。
所以,当高能物理所主动引发的大型对撞机讨论在网上如火如荼,吸引了各方人士注意的时候。
杨老出声了!
早在2012年的时候,杨老就曾经反对过建设大型对撞机,彼时的大型对撞机预算是两千亿。
在这一年,欧洲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斯格’粒子,这种能赋与其他粒子质量的奇特粒子,与物质起源和暗物质以及宇宙演化息息相关。
因为出现了成果,国内不少科学家提出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想,想要精确研究希斯格粒子。
只是,这个建议提出之后,就被杨老旗帜鲜明的反对了。
反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华国最迫切的需求在于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物理人才,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可是在物理学领域的人才却少之又少。
耗费天量资金去建设大型对撞机,对于国内的物理学发展,好处并没有想象的大,得到远远小于付出。
在杨老的反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