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次太子还朝仪仗的负责人,若是有什么纰漏,陛下可是要降罪的。”
“丞相说的是,下官只是看不惯王士嘉小人得志的嘴脸。”刘崧道。
“刘大人好好配合王士嘉就好了,别多想。”
胡维庸不愿意在这里多做停留,起身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这个礼部尚书盯一会儿,本官还有公务在身,先去忙了。”
闻言刘崧忙恭敬道,“丞相您忙,这里有下官盯着就行。”
“嗯。”
胡维庸点点头,起身就要离开,可是就在此时,却见王士嘉手中拿着纸笔迎了上来。
“左丞相,您看看这个依仗,行不?参考的大宋年间,太子还朝的制式,再加上皇上敲城墙上的登天鼓,不逾制,合乎规范。”
这是王士嘉在不逾制的条件下,能想出来的最宏伟最造势的太子还朝仪势了,既满足陛下的要求,又能堵住御史言官们挑刺。
对这个方案,王士嘉是有十足的信心的。
胡维庸淡淡扫了眼王士嘉呈报的方案,随口道,“可以。”
“丞相大人,您都没看,怎么……”王士嘉讪笑道。
“王侍郎指点江山的样子我都看到了,本官相信你的安排,太子还朝当日必定是声势浩大。”胡维庸笑道。
胡维庸说完,自顾自迈步离开,留下王士嘉愣在原地,有点不明白丞相大人说的话是在夸奖还是在讥讽他,他自诩没得罪过胡维庸啊。
礼部尚书刘崧见胡维庸对王士嘉的态度,心中顿时一喜,还以为丞相大人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呢,原来是听进去了啊。
王士嘉这小人得志的模样,连丞相都看不下去了啊!
“王侍郎。”
刘崧干咳一声,端起了尚书的架子。
“刘尚书,丞相大人这是怎么了?”王侍郎一脸疑惑的看向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