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边米市口居委会门口停就可以,我就在里边上班!”
“好嘞~!”
眼看到了地界,年轻的司机稍稍松了油门,车速缓缓的慢了下来,右边橘色的转向灯一闪一闪,按照驾校里学习的标准,一丝不苟的用在了第一趟生意当中,
“呀~这不是梅姐,您这今天都坐小车上班啦!”
很碰巧,门口的同事们此时三五成群,正等着人来开大门,听到突突突的摩托车声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就聚集了上去,当看见车上下来的是谁时,连忙惊呼道。
“呀,小童,这不是起迟了,怕不赶趟,只好坐车来了!”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然,花两块钱干啥!
心里这么想着的小大姐,落落大方从包中掏出了两块钱,拍在了司机的手心中,不经意的装了一把13,感觉心情瞬间通畅。
“诚惠,收您钱啦!”
一大早出了趟活,年轻的小司机撕下了票据,走到已经被围拢成一圈的小大姐那,递出了票卷!
“哎呀,你们有空也坐一坐,这小车可方便了呢,本来我还以为要迟到了,没想到二十分多钟就给我送到了!”
作为第一个体验专车接送的乘客,此时骄傲的分享着自己的坐车体验,不过十里路一块钱,还是打消了不少人试试的想法。
这可比板车人力三轮贵上一倍了,这要不是个急事,他们可不舍得花这冤枉钱。
这一幕,不光发生在东直门,菜市口。
公交公司这次摊子铺的很大,几乎每个大的十字路口,都有着两三辆三蹦子在歇车等客。
价格虽然贵,但总是不缺勇于吃螃蟹的人,一个是新鲜劲,另一个就是在别人自行车的骑不上的时候,自己就能坐上车,这对很多喜欢胡吹海侃的京爷来说,那是花钱买痛快。
昔日迟迟等不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