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营。
明黄龙旗迎着烈烈西风。
士兵整肃队列齐整,他们无一例外昂首看向中央的木台。
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缕微妙的气息。
天子巡视京营,却意外撞见了士兵求饷,由此开始核查全京营的士兵名册。
朱厚熜冷眼扫视四周,中央木台上的气压越发低沉。
景泰二年,拱卫京师的三大营首先被封作三营团操,紧接着又被分成五团营。
每一团营有十万人之众,团操以备战。
到景泰三年,又将五团营扩充为十团营。
宪宗继位,又继续扩充至十二团营。
至此,京营军士不下三十余万。
然而号称三十万大军的京营,真正具有战斗力的连五万军士都不足。
就连这撑场面的五万精兵也都是蒋伦担任值军都督之后,在神机、五军、三千,三大营中费尽心思培养出来的。
大明至嘉靖,已二百余光景。
再好的制度也会在岁月的侵蚀下出现裂缝,更何况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明军制。
中高层将领,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将自家的仆役亲人挂名于军营领一份军俸,或者干脆直接买卖士兵名额。
到了最后三十万京军,大都是老弱不胜甲胄者。
再加上对上不对下的负责机制,高层将领只需控制中层的指挥使,指挥使再控制下面的百长、伍长,就能掌控一个营的数万士兵。
即使京营中设置了对内监督的机构和人员,但大明承平日久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形成了隐秘的利益勾连。
在这样的机制之下,底层的士兵就成了将领的“私兵”!
所谓一言而决生死者,非帝王乃将军。
军队天然就存在着强大的利益,众多势力在此你争我夺。
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