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山一愣,似乎没有想到皇帝思维如此跳脱,但也很快答了出来。
“哦,精妙至极吗?”
大明的大统历是根据天文家郭守敬所创立的历法系统进行调整得出的。
在当时,可以称得上跨时代的发现。
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片土地上,所有的人都用着同一部历法。
大统历不仅详细地说明了月相,还可以预测日食和月食。
古人早在汉时就知道地球是圆,在明代的巜三才图会》中,继承并发扬了这个观点,提到了赤道的概念并且介绍了时差。
明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天文现象。
杨青山心中咯噔一下,对皇帝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听陛下这语气,难道是对大统历不满吗?
可是,这已经是一部改无可改的历法了!
多少钱人的心血浇筑,多少人的薪火相传,才有了大统历的出世。
身为钦天监监正,没有谁比他更懂得历法的重要,也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历法的来之不易。
“大统历虽好,也有改进的余地!”
朱厚熜笑着问道:“以大统历推算日食,可准确否?”..?
“这……”杨青山似有些不甘,反问道:“可大统历运行天下,百姓以此春耕秋收,计算日食又有什么必要呢?”
朱厚熜摇了摇头,以前不重要,未免现在不重要。
一个准确的授时,对于科学有着难以言表的重要性,对于他接下来的计划也至关重要。
朱厚熜挥袖指向暗夜,“从羲和制历,颛项通传天下,再到太初传世,乾象更迭,直至如今大统历,历法更迭岂能止步不前!”
“杨钦监正,大明新修历法,可少不了你的力量!”朱厚熜目光灼灼。
杨青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