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无数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称为:三线厂。”
“那一时期,大量的国防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从北至东三省南至珠三角的东部战略一线地区来到西部,在这些地区建立起一个个以工业为核心、工农业结合、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后方战略基地。”
“三线企业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也从工农业结合当中培养了一大批的产业工人后备力量。”
“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很难想象我们如今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三线企业逐渐没落,有的由军转民,有的已经搬进了城市,在当地留下了一大批工人。”
“这也为后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创造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和人力基础。”
江寒讲到三线厂建设的时候很是动情,如果不是三线厂,中西部地区根本没有机会实现工业化。
单纯指望市场的力量,不沿边、不靠海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不可能有后来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后来能够从外地招商引资成功,最重要的基础还是当地有一些三线厂,拥有不少现成的厂房,还有不错的道路等基础设施。
“第二次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对家庭办和联户办企业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84到1988年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期。”
“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还是源于三线厂建设留下来的底子。”
“1988年以后,由于市场、区位、规模、技术等因素,中西部乡镇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半工半农的群众又回到了土地上。”
江寒继续讲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乡镇企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