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时,皇帝提出廷推内阁大学士,为巡视南洋做准备。
众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晏珣身上,仿佛这个职位非他莫属。
而高拱却打破常规地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名字——胡宗宪。
想不到吧?
面对一众错愕的目光,高拱露出得逞的笑容。
是!
朝中历来有督抚不入阁的不成文规矩,但既然是“不成文”,就没有明文规定。
胡宗宪是活着的大柱国,已经位极人臣,想必他也不敢接“大学士”的头衔,以免站得高摔得重。
就算胡宗宪敢接,以胡宗宪的年纪,差不多也该致仕了。
有胡宗宪开了这个口子,将来张四维入阁还有希望,如此一箭双雕……高拱跟张四维算半个乡党。
“这……”隆庆皇帝都目瞪口呆。
高拱振振有词:“当初平定东南倭乱,先帝就曾提出让胡汝贞入阁,只是因一些人阻挠而不成。如今胡汝贞有抗倭大捷,回京之后一直未授实职,让他入阁合情合理。”
这个“一些人”,内涵的是徐阶。
胡宗宪作为大柱国,当然也要参加早朝。
一听高拱的话,他就知道自己被高胡子拉出来当枪使。
当初想置他于死地的除了徐阶,还有高拱!这两人在倒严嵩时立场一致。
高拱一系的官员都站出来说:“先帝当时确实提过,高阁老的提议,再合理不过!”
以胡宗宪的资历和功劳,谁敢出来反对?
不管胡宗宪本人想不想入阁,都被推到门口……心情如同当初的吕调阳。
辣块妈妈的!一个正五品的大学士,你们争得跟肉骨头似的!
老夫掌握三省水师、横扫倭国的时候,还看不上你们的肉骨头呢!
附和声此起彼伏,形势对晏珣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