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听晏珣跟高拱一来一回地说客套话。
早些年,他发现晏珣性格上有缺陷,跟人相处时总是用力过猛。
现在看来,晏珣在官场上浸淫日久,渐渐收放自如。
客套话说了一会儿,高拱才表达来意:“开年后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下南洋。朝廷都有默契,此次下南洋以你为主导。在老夫看来,就不用再让大太监同行。”
一句话,要把冯保赶出下南洋的行列。
晏珣怔了怔,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冯保为这件事忙活了几年,重启南京宝船厂、新建崇明船厂,借华亭徐家的财力……咦?莫非高拱看冯保不顺眼,还是因为华亭徐家?
晏珣斟酌着说:“从前郑和下西洋,是以太监做主事人。”
“此一时彼一时。”高拱淡定地说,“当初让郑和主持此事,一是因为郑和是成祖皇帝非常信任的人;二是,郑和的父亲去过麦加,当地人称其为‘马哈只’,他家熟悉下西洋的海路。”
郑和原本姓马,是回民,其父去过麦加圣地朝拜。
对别人来说神秘遥远的西洋,对郑和家族来说,是人生必去的地方。
高拱接着说:“你既熟悉海外的事,又是皇上信任的人,何须太监同行?”
“高大人……”晏鹤年在一旁说,“您的意思,是让阿珣提出不让冯保去?这对我们来说非常为难。”
你不同意,你自己提嘛!
高拱神色严肃:“当然是我来提,但我希望你们能附和。阿珣是主导下南洋之人,你的意见很重要。”
晏珣想了一会儿,笑着说:“我不是很明白,高大人为何不想让冯公公去?他离开京城,不是正好远离皇上身边吗?”
“我不想太监在国家大事上参与太多。”高拱淡淡地说,“正德年间刘瑾之乱,应当引以为鉴!”
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