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度是什么?”潞王朱翊镠问。
“我知道!晏老师以前跟我讲过!”朱翊钧立刻在一旁抢答。
论博学,阿镠跟他比,中间差着十个晏秋生加王衡!
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新鲜事物,晏珣在附近摘了一些花,随手编成一个花环戴在王玉燕的头上。
“好看。”晏珣端详着自己的杰作。
王玉燕低头笑着,用发钗压住花环,使其更稳固。
“珣……晏老师!”朱翊钧喊了一声,“热气球要点火了,你快过来!”
潞王嚷道:“我要坐进去!我要做第一个飞上天的人!”
小伙伴们纠正:“第一个上天的人是嫦娥。”
“嫦娥不算!”潞王纠缠着,要第一个上天。
被他这么一闹,其他小孩子也要坐热气球,连太子都蠢蠢欲动。
朱载堉无可奈何:“我说自己先试试,晏大人非把这群惹不起的带过来。”
“难得的现场教学机会。”晏珣笑道,“平日跟他们讲气体密度,他们哪里记得住?今日想必记住了。”
小孩子之中,有一个是戚继光的儿子戚祚国,八岁多的年纪,虎头虎脑。
“你们可以不坐,我一定要坐。”戚祚国仰着头说。
“凭什么?”朱翊镠不服气。
“你们是坐着玩,我有朝一日,可以坐着热气球对敌或逃离敌营。”
戚祚国看到热气球,首先想到的是军事作用。
被小孩子们一通叽叽喳喳的闹,朱载堉心一横,看向晏珣:“我邀请晏大人共乘,大人不会拒绝吧?”
小不点们一边去,我们大人先玩玩。
哦,我们先试试。
在此之前,朱载堉已经提前做好实验,对热气球的安全性有把握。
毕竟他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