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是。他是扬州人,但从未来过咱们家。”晏鹤年笑道,“这回你们反倒成全沈一贯的名声。他这个人,才华是一等一的,在易学和庄子学说上都有过人的见识。”
“爹欣赏他的才华?”晏珣问。
“嗯……他名利心重,若当高官恐怕会结党营私,对国家不是好事。但若潜心研究学问,可成一代名士。”
“那为他好,就不让他当高官吧!”晏珣淡淡地说。
晏鹤年瞟了晏珣一眼:“你人还怪好的!人家有宰执之相,你说不让当就不让当?如此霸道!”
珣珣真是越来越霸道!
晏珣:“……爹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像反派。”
“你等着舌战群儒吧!到时候你更像反派。”晏鹤年取笑。
他不替晏珣担心,和下南洋的大事相比,这点小问题算什么!
别说晏珣没有徇私,就算真的徇私,皇帝心中也会有取舍……比如当年徐阶的儿子徐璠科举舞弊,乡试直接请人代考,后来还不是当了高官?
说到底,皇权社会,皇帝觉得你还有用,就会不拘小节。
……
吕调阳和晏珣再次迎来一波气势汹汹的弹劾。
上一次面临这阵仗,还是他们私自带太子去倭国。
虽然年纪相差比较大,两人算是难兄难弟。
上朝的时候,晏珣走到吕调阳面前,笑道:“吕老兄,咱们真是有缘啊!”
“晏老弟,我就说这大学士当不得。”吕调阳哭丧着脸,“当初我说我不当,急得哭出来,高首辅和张阁老非得让我当!”
……强调一下,我不仅仅是张居正引荐进内阁,高拱也逼着我进呢!
晏珣说:“咱们三场并重,合乎科举取士的原则和流程。”
吕调阳叹道:“这些话留着一会儿跟人辩论吧!实不相瞒,老夫觉得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