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可爱,反倒无关紧要。”
“兄台高见!依你看怎么才不是庸人之见?”
“自然是牛郎和织女、崔莺莺和张生……”此人一脸神往地高谈阔论。
周围的人懂了,原来是看话本和戏曲入迷的。
葡萄牙神父范礼安也在人群中。
他不久前上晏家送贺礼,试探地问可不可以加入一些天主教仪式,结果得到一双白眼。
唉!可惜了!一个绝好的传教机会!
……
嫁妆送到晏家,有管事和账房以及帮忙的人将东西接进正堂,按照奁目清点嫁妆。
奁目就是嫁妆单子,用红纸写成,裱装成折子的样式,封面是楷书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清点嫁妆会大声念出物品名称数目,也叫晒嫁妆,晏家的亲戚来观礼。
这些物品的数量,不是“成双”、就是“作对”,都是美好的寓意。
管事大声念到最后一项:“螽斯衍庆,一件。”
“螽斯衍庆?是什么?”乡下来的晏家族亲纳闷地问。
众人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一把细白瓷彩绘花鸟夜壶放在那里……南边的习俗,嫁妆里要有一个夜壶,是给新郎用的,只有一把,寓意“从一而终”。
“螽斯衍庆?这名字真玄乎。”晏家的人说。
王家送嫁妆的人笑道:“是我们老太爷开的一个玩笑。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他老人家祝颂新人子孙众多。”
以前没听说过用“螽斯衍庆”称呼夜壶的。
王梦祥认为“马桶”称作“子孙桶”,“夜壶”直接写名字未免不雅,于是从《诗经》里给夜壶起一个雅号。
“珣哥!你岳丈大人都发话了,你得努力一点啊!”常欢乐呵呵地说。
于是,晏珣又被亲戚们一顿善意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