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参加过多少次宫宴,这一次都格外令人激动,连中看不中用的“光禄寺茶汤”都变得美味。
宴席的气氛,在安排乐舞时达到巅峰。
晏珣本以为汪德渊会搞事,安排正亲町再跳一次舞。
但是并没有。
庆功大宴的乐舞很庄重,先上文舞《武定文绥之舞》,文舞退场,上武舞《内平外成之舞》。
舞蹈的内容是隆庆皇帝的功绩。
第一项俺答封贡、第二项隆庆开海……跳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颂圣。
百官看得热血沸腾,纷纷吟诗作词,夸耀隆庆盛世。
大明朝的官员已经比较内敛,若是热情的大唐,宫宴上常常君臣一起共舞,李世民就是个中高手。
唐宋时,正旦大朝会上百官要跳舞,这种"蹈舞"礼在《礼记》中就记载。因此,对百官来说,跳舞是一种必备修养。
晏珣想着,假如皇上下场跳舞,殿内高官肯定得伴舞,想想那场面,谁丑谁尴尬。
正想着,乐舞已经结束,百官的神色有几分意犹未尽。
皇帝笑道:“方才晏文瑄说的真心话,朕听着很受用。因为他的话坦诚、不居功自傲!此战是朕登基以来无以伦比的大捷,仰仗的是全体将士的奋不顾身……趁此机会,晏卿为朕舞剑一歌如何?”
晏珣尴尬了……皇上你想让我表演,可以提前说啊!
剑舞什么的,我真不擅长。
晏鹤年忽然站起来,说:“皇上说‘晏卿舞剑’,臣可终于有机会表现了,请诸位同僚不要见笑。”
父亲挺身而出,替儿子舞剑?
众人只知道晏鹤年是活神仙,没听说他擅长剑法。也许,晏阁老懂的是道家驱邪剑法?
皇帝拊掌笑道:“很好!爱卿亲自下场,朕给你敲鼓助兴。”
他的话音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