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鲤琢磨着朱翊钧的心思,摇着扇子说:“可惜潘大人被罢官,否则殿下可以跟他详谈治河的方法。除了徐州这一段,其他地方还需治理。”
“可惜!”朱翊钧说,“回去之后,我要找雒遵谈一谈。”
谁做事最多,你就弹劾谁?送你去西域弹棉花好不好?
吕调阳不动声色瞄了沈鲤一眼……雒遵不是高拱一派的?
沈鲤搞什么名堂?撇开高首辅自立门户?
沈鲤的想法很简单,世人都知道他是高拱的乡党,他更要展现自己刚直不阿的一面。
归根结底,他跟高拱都是领大明的俸禄。
随行的徐州知府双目一亮,连忙说:“回禀殿下,潘季驯此时就在徐州,您可以召见。”
我们也有拿得出手的人!
“你们把他请来?他不是回浙江老家了吗?”朱翊钧惊讶。
徐州知府说:“我们也是不久前才知道,潘季驯自己赶到了徐州。他可能是知道殿下南巡,特意在此等候。殿下若是驻跸济宁,我猜他会赶去济宁。”
“这个老潘!”晏珣在一旁笑道,“我想他是等我……之前修堤坝的时候,我让四伯给他送水泥。我四伯慷我之慨,给他许诺再送他一批水泥。后来他罢官罢得急,这批水泥没送出去。”
说潘季驯窥伺太子行踪不太好听,等候晏珣就无妨了。
徐州知府惊讶:“他都罢官了,还要水泥做什么?”
“盖房子。他写信给我说,想在家乡盖一个书屋。我还给他画了建筑图纸,用水泥混凝土盖小楼,装上五色玻璃窗,清风朗月、窗明几净,在此看书岂非人生一大乐事!”晏珣笑着解释。
他在大明结交的朋友中,潘季驯是真正的君子。
不在乎一时利益得失,正义感强、敢于仗义执言的世家公子。
这样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