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随太子南巡之前,次辅张居正有请。
这一年,太岳已经四十八岁,仍然是京城美男子的象征。
他眉目清朗,长长的美须,每天的袍服都像崭新的一样鲜亮;
他的目光充满智慧,仿佛能看穿人心;
他的言辞敏锐,凡事不说则已,一说就直击要点。
古人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而晏珣则是另一种形象。
他生于嘉靖二十三年七月初七,如今二十八九的年纪,比中年人多一分朝气,比少年人多一分沉稳。
容貌气度,都是难以描绘的绝代风华,仿佛《诗经》中走出的君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两位,是太子朱翊钧最重要的老师。
皇家把收揽天下英才,又把其中最优秀的给太子。
张居正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地说:“文瑄此次陪太子南巡,我希望你亲自去看各地清丈田亩的情况,若有消极怠工者,严厉处置。”
张居正没有干掉高拱,并不耽误他做实事。
他要求各地巡抚清丈田亩,已经实施了几年,但现状并不让人满意。
听到这件事,晏珣沉默片刻,土地兼并是各朝各代的难题。
就算是他,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因此他一力主张对外开拓,以此转移国内的矛盾,同时通过海外掠夺,把蛋糕做大。
张居正的新政,晏家父子一直没有主动参与。
现在张居正主动提,晏珣也没有避而不谈,而是直接说自己的观点。
他严肃而恭敬地说:“下官听闻,这几年地方官员丈量土地时,为追求政绩出现各种不当行为。如强迫田主多报耕地,甚至虚报没有的耕地,或者把房屋、坟地也列入耕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