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小五不甚在意:“汪平安?他是三甲同进士,跟会试时的排名一样,没升也没降。”
“没有逆袭?”徐枚很惊讶。
原地不动是巧合呢?还是皇帝的恶趣味。
晏小五挠挠头:“我猜测,皇帝不想让汪家养子出身的平安超越正经少爷。就像父子同科殿试,父亲排名比儿子高。”
徐枚觉得有道理,叹道:“或许如此。”
世人都论出身,养子就是低人一等吗?
他们都很会猜。
晏珣严肃地说:“别胡乱猜测!之前会试排名是封卷的,德渊还不是比平安高?你们觉得德渊是纨绔少爷,所以看不起他?皇上日理万姬,哪里会留意一个汪平安。”
你对汪德渊了解多少?
就连晏珣,都不敢说十分了解现在的汪德渊。
分别的这些年,每个人都在成长。
“可是那么多人逆袭,为何不能多平安一个?”晏小五还是有些不服气。
他也是养子,希望看到养子逆袭。
上一科的状元罗万化,会试排名跟平安差不多啊!
“世上富豪那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晏珣示意众人坐下:“逆袭哪有那么容易?阿衡,背罗万化的殿试文章给他们听。”
“是!”王衡大声回应。
不久之前,他刚背完罗万化的文章。
晏珣让他背近几十年的状元文章,即使不理解其中含义,先背熟。
虽然科举制有种种弊端,但状元的思想高度、文采风范、文章结构和逻辑,都是读书人的巅峰。
熟背状元文章,可以潜移默化地让王衡站在状元的思维高度。
罗万化的文章洋洋洒洒,每一段都精彩纷呈,既说中皇帝的心思,又言之有物。
晏珣总结:“其中关于军队的问题,他指出‘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