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舅舅们那么厉害,他可以躺平?
当然不行。
假如他只是高邮湖养鸭大户,这些“舅舅”都会杳无音信。
打铁还需自身硬!
晏珣沉思一会儿:“阿娘把这块印交给我的时候,说若是用不上毁了也可。她当初留着这块印,有一部分原因是留作念想。现在朝廷既然开海……你带着这块印,先去松浦津接收汪直的遗产吧!”
若是没人去接管,那些东西岂不是便宜倭国?
他接着说:“至于给各国海商的交易做担保……暂时不要做这件事。我并不希望日后再有一个‘大宋国徽王’。”
王二惊讶地看着晏珣,似乎不明白晏珣怎么舍得这么大的诱惑。
汪直没有活着的亲儿子,晏珣持有这块印,就是现成的“海王”。
“难道你不想做海王吗?我们会支持你。”王二认真地说,“兄弟们都服你父亲,你就是我们的少当家。”
晏珣笑着摇摇头:“我不做海王。至于日后,太子说要封二皇子朱翊镠做海王。”
王二懂了,晏珣终究还是变成高拱的形状。
为了太子朱翊钧,少当家可以放弃“海王”这么大的诱惑。
见王二的欲言又止,晏珣解释:“我并非没有私心。只是在海上称王没有必要,还可能被群起而攻之。当初汪直就是太嚣张,胡宗宪最后才不得不放弃他。”
胡宗宪一开始保汪直,借汪直的势力打击海盗和倭寇。
以寇制寇。
后来汪直控制不住底下的人,又私自进京想直接贿赂皇帝……过度自负的骚操作,终于让这个海王走上绝路。
晏珣不想步汪直的后尘。
见晏珣态度坚定,王二不再劝,默默收下晏珣给的“大宋国徽王印”。
当初就是王二亲手把这块印作为王徽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