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为了黄教考虑啊!
喇嘛人数扩张,百姓成为宗教的附庸,黄教领袖也就成为无冕之王。
让蒙古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喇嘛们希望看到的。
这对大明来说也有好处。
第一,喇嘛不能结婚生子。出家的男子多了,对应的就是人口减少;
第二,天性好斗的蒙古汉子成了天天念经的喇嘛,开始向善。
国师说:“若要求每个家庭都有人出家,必须有足够的好处。至少出家之后,能给他们的家庭一笔钱,做喇嘛还要过得比原先好。”
晏鹤年淡淡回答:“要好处,就要看你们有多大的实力。喇嘛人数越多,越能得到我们的支持。”
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阳谋。
就算鞑靼意识到大量人出家做喇嘛,会削弱部族实力。
可是免费的饭,谁不想吃?
辛辛苦苦放马牧羊,甚至冒着危险去打劫,不就是为了吃的?
出家可以过得更好,还可以修来生……被包养的软饭真香~~
国师知道晏鹤年可能没安好心,但他拒绝不了晏鹤年描述的未来。
全部蒙古部落,都信奉黄教!这么大的功德,他一定能够成佛。
而且,俺答本身也有兴盛黄教的想法。
国师向晏鹤年透露:“俺答汗想见格鲁派高僧阿兴喇嘛,他还想让儿子去见索南嘉措活佛。”
“哦?他一定是想得到索南嘉措的帮助。”
国师说:“是的。他希望活佛宣布他是忽必烈的化身。”
晏鹤年了然,俺答察觉到蒙古部落四分五裂的危机,要借宗教来团结各部。
这可巧了!
郎有情妾有意!
既然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国师决定帮助晏鹤年达成这次出使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