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非人生乐事?
晏鹤年也很满意,京城住房紧张,这样规整宽敞的四合院不好找。
尤其前主人是御医,有一间制丹丸散剂的屋子,适合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代管房屋的中人也在,当场签好租房的契约,主动说:“你们家需要做饭、洗衣、收拾屋子的人吧?我可以介绍附近的帮佣,按月领工钱、不住在府上。”
大明不许普通百姓明面上蓄奴,但市场需求客观存在。
除了收“养子”、“养女”,最方便就是雇佣长工、短工。
这事由王徽决定,她说:“劳烦您好物色几个手脚干净麻利的,厨子最好能做淮扬菜。”
先雇几个人过渡,再去一封信,把留在扬州看家的小一到小六召唤过来。
中人满口答应,又说:“门房也应该雇一个?老爷没有轿夫?我识得抬轿子的,长期雇佣更实惠。”
“行!”
“卖煤的、卖柴的、送水的需要吗?我还知道有一家羊肉床子,可以送货上门。”
晏家还有什么好说呢?
当然是既要、又要。
中人喜滋滋地离开,晏珣对田义感慨:“这个人真能干,市井间有如此人物。”
田义说:“干一行精一行嘛!我就立志做三保太监那样的贤宦!”
晏珣揽着田义的肩膀:“兄弟有志气!今天我先收拾屋子,改天请你吃饭。”
田义摆手:“你忙吧!不用客气。你最近都在考试,没去见阮公公吧?有空去看看他要紧。”
东厂传闻,阮瑛多日不见晏郎,脸色有些郁闷。
负心最是读书人?
晏珣:“……”
阮公公是惦记他投喂的零食,还是惦记他的画?
杨仲泽仍然住在会馆,跟田义一起告辞。
汪德渊要侍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