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铳长度约莫五尺多(明代32.7厘米为一尺),通体乌黑,表层刷了层漆,看起来充满了冷冽感。
而每一箱火铳里,配备了同样数量的明晃晃的铳刀。
铳刀是长刺刀的样式不过眼下还没研发出悬挂式的,只能火铳兵当短剑别在腰间,需要近战时把铳刀的圆形木柄塞进火绳铳的铳管里,跟历史上「快枪」的铳刀类似。
看了看非常圆且直的火绳铳铳管,姜星火好奇问道:「这铳管怎么制造出来的?柳升总往兵仗局跑,自然知晓,他解释道:「先拿一个大筷子一般的铁挺做轴,
然后裹着烧红的铁锤锻是三段铁管拼成的,等接口烧的彤红再用工具竭力撞合......这还不算完,冷却后用四棱钢锥伸进去透转其中,让火绳铳的铳管内壁极为光净,如此一来,方才发射火药与弹丸毫无阻滞。」
兵仗局和兵器局制作火器的工匠,加起来有上千人,平均每天能造将近三十杆,而且品控很严格,东西虽然是手搓出来的,但性能并不差,用的材料也好,不会动不动就炸膛。
工匠都是在上面刻上名字的,出了质量问题而非使用问题,最后是要追责的,自然不敢不尽心竭力。
姜星火点了点头,查看起了火绳铳的弹药,是三钱(约为15克)的标准弹丸。
姜星火又拿起一把火绳铳,掂量了一下重量......上手估摸是六斤到七斤的样子,配套了一根跟拐杖一样的搠杆,也就是他提议的用来装填火药的工具,尾部有个小揪揪,裹了织物,试着模拟了一下,还是挺好用的。
所以,火绳铳(鸟铳)这是提前了一百多年问世了?
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鸟铳几乎就是火绳枪的代称,而作为一种舶来品,是大明原本没有的产物,大明的火铳是没有火绳的。
当时是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军收复了被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