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顾成、张辅,这四个将军能够跟二皇子在一起,二皇子断无走偏激之路的可能.至于陛下在哪,臣觉得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应该谁与大皇子在一起?”
朱棣继续问道:“道衍大师不妨直说,若是做制衡,谁应该跟老大在一起?”
道衍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可以让丘福、朱能,与大皇子在一起。”
朱棣点点头,这倒是万全的制衡之术。
毕竟,说的如果直白一些,朱棣不仅仅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爹,还是皇帝,是君父。
朱棣最重要的属性,是他的皇权。
为了自己的皇权,朱棣必须去制衡任何有可能威胁到他皇权的人。
所以,对自己的儿子用制衡术,对于封建帝王来说,简直是再正常的不过的事情,从古至今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值得感叹或者惊讶亦或是唾弃。
朱棣思忖片刻,便觉得,道衍提议“用平安、盛庸、顾成、张辅,来制衡朱高煦;用丘福、朱能,来制衡朱高炽”是完全可行的。
“话说回来,如果把老大和老二分开,也只是暂时解决了立储之争,立储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没有解决。”朱棣看向了道衍。
道衍转动手中的念珠,淡淡道:“这便取决于,陛下想要什么样的储君了。”
朱棣毫不犹豫地回答:“能有自己的主见,会处理政务,通晓军略,不受文官集团的控制,同样也不会成为勋贵集团的传声筒,为大明江山的正确延续继续掌舵护航。”
道衍点点头:“如此说来,大皇子和二皇子,倒是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朱棣也是认同了这一点。
“其实陛下还有一点没有提到。”
道衍的三角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那便是,陛下如果要拜姜圣为国师,等姜圣和二皇子出狱后,变数可就又多了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