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毕竟,如果没有资产阶层的存在,没有工业革命和工厂,那么赤色黎明也不会到来。
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和时代进步的先决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是从国家还是从其他角度来说,大明如果真的能诞生资产阶层,那未来总比被注定保守腐朽的士绅阶层又拖到传统农业国的轨道上强得多。
至于第二步思想革命,姜星火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别说他会亲自下场,打算用自己的学说跟理学好好较量一番。
嗯,赢了那他原地成圣。
输了,也不过是被卫道士们喷的身与名俱灭,然后他继续下一世穿越之旅而已。
其实就算没有他的时空,冲着明朝中后期的那些诸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来看,只要资产阶层有萌芽出现,对应的思想变革要求,几乎是顺理成章地诞生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此而已。
所以,关键还在于这第一步啊!
海外殖民!
而除了郑和下西洋,又如何才能推动大明的殖民进程呢?
姜星火忽然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个有趣脑洞——如果朱棣把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封藩海外,大明会不会就真的开启全球殖民时代了?
说实话,如果真这么干了,真有可能,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分邦建国,既能够成为海外殖民的最好理由,更能成为大明统治天竺、吕宋等地的直接动力。
皇子们打下来的地盘就是自己的藩国,能不能尽心尽力推动大明的殖民进程吗?
这些思考说来话长,其实不过是姜星火沉吟几息的功夫罢了。
姜星火忽然问道:“高羽,你认不认识朱高煦?”
一瞬间,朱高煦和李景隆的眼中都流露出了惊骇。
难道,姜先生已经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