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教徒弟的性子。
与其让阿七埋没在黑河县,不若留在义海郡!”
终于谈到正题,宁海禅收起嘴角噙着的那抹笑意,摇头道:
“《十龙十象镇狱功》、《日月炼神五方圣帝印》、《万业法身同错经》……都是历代祖师潜心推演、完善,所创出,只不过未曾留下叩开神通大门的路径。
师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祖师爷们要这样做?”
不等陈行作答,宁海禅就自顾自说道:
“因为纵观每一代的祖师,他们都在践行一件事。
那便是——路,由己行;道,由已心。
三大真功通不了天,又不代表我宁海禅破不了关!
祖师爷能走出自己的路,后辈也可以开自己的道!
师父,你选的那条通天大道,固然宽又阔,但也伴随着没完没了的祸患与事端,阿七不一定合适。”
陈行心情复杂,他这個徒弟看似惫懒,能躺着绝不站起来,凡事都厌倦动脑,喜欢干净利落解决了结,实际有种与世人不同的另类聪慧。
看得开,也放得下,不贪求,也不无作为。
“海禅,其实……”
陈行开口欲言,却被宁海禅打断:
“师父,我不想知道伱究竟是谁,又想做些什么。
好多年前,我在义海郡城外的渡口遇见你,跟着你学艺习武。
老话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宁海禅永远认陈行为师为父,也只认他。”
孽徒总算有些孝心。
陈行不禁欣慰。
“但——”
坐在燕子矶上头的宁海禅又道:
“我始终谨记刚入门时,你所教的三条规矩。
所以,我不希望有一天,师父你会是阻我道者。”
陈行闻言眉锋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