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天子慕容燕染病,待病愈后晋朝已完成了防线调整,彭城、下邳、广陵一线驻扎晋军数万余人,相互呼应,筑成防御线,南伐之事悄然而息。
慕容德生病期间,慕容超一直呆在榻前伺疾,熬得面颊消瘦,两眼通红。
等晚间慕容超回返住处,皇后段氏劝道:“万岁,你年至古稀,近年时常染病,应早些立下太子了。”
慕容德拉住妻子的手,道:“皇后,你看超儿如何?”
段氏道:“立储之事,万岁当问之大臣,妾身不便置喙。”
六月二十六日,穆崇从平城返还野王城,犹自遍体生寒,惊恐难安。
他奉旨回京朝觐,天子询问南征之事,穆崇从容应答。等回到京中住处,其嫡子穆观将京中坊间流言和天子夜召卫王入宫饮宴之事告诉了父亲。
穆观是穆崇的次子,以文艺知名,在宫中做内侍,得拓跋珪器重。
穆崇听完儿子的讲述,寒毛立起,近年来天子对臣下犯忌日重,随意诛杀大臣,自己当年与卫王谋反虽然被天子秘而不宣,但终究是天子心中一根刺,不知何时就会被拔出。
穆观见父亲面容失色,道:“大人莫慌,天子既然让卫王还府,想来也不会责罚大人。大人只需心怀坦荡,从容面对即可。”
朝觐之后,拓跋珪没有再召见穆崇,直到第三天才让人传旨,让穆崇回归野王城,南征一事任由他做主。
一路上穆崇反复思量,揣摩天子用意,拓跋珪早不是当年那个雄才大略,善纳谏言的代王了,自入平城称帝以来,拓跋珪变得刚愎自用、暴虐好杀,让宗室臣子如履薄冰,自己才会联合卫王暗杀。
此次能逃过一劫不等于下次还能逃过,穆崇打定主意,与其被天子诛杀,不如死在战场之上,留下令名。
南征之事在年前便已议定,穆崇原定于六月初率军南下,那时正值黄河旱季,虎牢关河段水深仅三四尺,可以直接涉水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