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多有百姓来此取水服用,称之为神泉。”
杨安玄知道这些典故多半是以讹传讹,寄托着百姓美好的愿望,而人活着,有些念想是好事。
先期到达花溪的士子听闻杨太守到了,纷纷前来拜见。离讲学尚有二十余天,先期到达的这些士人多是寒门子弟。
杨安玄举办讲学聚会的目的之一便是笼络这些寒士之心,当然不会摆什么架子,见不少人衣袍单薄,命张锋取来数十件事先准备好的羊皮袍,赠与衣袍单薄之人。
晚间设宴招待这些士子,杨安玄把盏敬酒,与众人谈天说笑,问寒问暖,得到不少人的好感。
杨安玄就住在庾欢为他准备的花溪精舍国,接下来几天与前来的士子们一起悠游雅聚,免不了谈经论玄,吟诗作赋。.??m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被歌女们在水榭中吟唱,在座的士子们手捧美酒,摇头晃脑地听着歌舞,一脸沉醉。
杨安玄扫看着座中士人,心中暗自得意,这几天自己礼贤下士,得到多数人的肯定,这首抄自李白的诗作一出,又为自己加分不少。
现在才十一月五日,前来聚会的士子就超过了三百,照这种趋势下去,等到讲学之日人数超过五百亦有可能。
这几日杨安玄四处游玩,让随行的兵丁山中伐竹,依照地势搭建了许多竹舍出来,很得士子们的喜欢,三五一群聚伙而居。
让杨安玄没有想到的是,不光是士子们前来,有不少名士也闻风而至,眼下花溪温池便住进了荀家的荀歌、陈家的陈达,还有南阳的冯立等人。
这些人都是名重一方的大儒,在族中讲学,此次前来都带了七八名弟子。言谈之中,杨安玄听出几人有意借机与孔懿辩论,若能压过夫子后裔一头,那在士林中的声望立时会大涨。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的这句话流传久远自是被时间所检验过,对于荀歌等人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