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洪是颖川荀家人,荀家是上品门第,士族集团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官场,继而垄断教育资源,绝不愿让寒门甚至普通百姓也有机会读书上进。
杨安玄的目的恰恰是想通过普及化教育动摇士族垄断官场的根基,争取更多的人支持自己,荀洪的话让他大为恼火。
“荀掾,夫子曾云有教无类,你莫非认为圣人说错了?”杨安玄厉声道。
荀洪没想到杨安玄搬出了孔夫子,被噎得哑口无声。
杨安玄道:“愚有意是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礼,若一味拘泥于贵贱之分,因噎废食,岂不可笑。荀掾系出名门,荀家若肯捐几个学庠,那些学庠便可不让贫寒商贾之人入学。”
荀洪面红耳赤,他虽出身荀家,但并非嫡枝,哪有本事让荀家捐几个学庠,不然自己怎么会仅在府衙任个八品门下史。
邓远应和道:“杨太守所言甚是,有教无类,何分贵贱,愚认为辛主簿捐资助学之策可行。”
堂上众人察颜观色,个个出声附和,出言反对的人只好默不作声,顶多不让自家子侄前往官学便是。
杨安玄欣然道:“再说教师。愚巡察属县,发现有不少入品士人入仕无门,何不从中选用才学之士任为教师,这些教师由县衙推荐,邓掾审核,录用之后年俸百石。纵是三百人,也不过才三万石粟米,有何难哉。”
邓远眉开眼笑道:“仆定竭尽所能办好此事。”
杨安玄笑道:“邓掾先别急,百石俸米对多数士人来说不算什么,愚有意从这些教师之中录用官吏。任教两年以上的教师,择优补录府、县衙属。”
邓远连声道:“大人此举,泽被苍生,郡中才学之士定然欣从。”
堂中有不少人盘算自家子侄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若是太守从这些教师中选官,这倒是条踏入仕途的捷径。
“邓掾总揽办学之事,发文给各属县的主薄或经师,让他们遵令行事,还需商量个考核制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