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个个的人名被念出来,底下又爆发了好几阵哭声。
那时候招兵很多都是就近原则,这骑兵营很多人也都是本地或者临近省市的,在县城也多多少少就有那么几个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不说远近,家里有人当兵,又突然失踪,这都不是秘密,这不,还没开始寻亲,就已经有好几条线索了。
简单身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六十多岁,是从县城一路跟着队伍过来的,一身利落的农民装束,膝盖打着补丁,身子站的笔直,有一个裤管,空荡荡的。
拐棍似乎也只是个装饰品。
这会儿眼睛也是湿的,不停的用手抹着,
“好啊,好啊,终于找着啦!回家啦!回家啦!”
“老爷子,您也认识这些烈士吗?”
老汉咧咧嘴,没笑出来,最后鼻子一酸,倒是又把憋了半天的眼泪引出来了,
“认识啊,咋不认识呢?”
这肃穆的气氛对于几个孩子来说还是有些拘束紧张的,这边听到说话声,不自觉的就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了,都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看他们听得认真,老汉估计也想倾诉一下,
“那时候啊,还都是孩子呢。
那时候,刚组建骑兵营,他们都还是二十来岁的毛孩子,平时打打闹闹的,一说要骑马,能在马上打敌人,那一个个的,更是跑的比谁都欢,抢着报名,训练的也积极,上心,天天那个勤快,训练完了就去割草,喂马,时不时的还给洗洗刷刷的。
那时候,他们有两个宝贝,一个是枪,另一个就是马。
那稀罕的。
那时候他们都小,没有几个结婚的,但是伺候马,那都比伺候媳妇儿伺候爹妈都精心。
出去打仗回来,第一时间就是检查马,每次都要把全身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喂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