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毕竟还有个活动的捞网,几个男生轮流看着,不一会儿就有了动静,正握着棍子的袁野身子就是一个踉跄,差点被重量带进冰窟窿里,吓得他立马求救,
“诶,快来个人,拽我一把。”
几个人顿时就扑上去,一会儿,沉甸甸的麻袋就被几个人拽了上来,袁野又惊又吓,直接就坐在了冰面上。
麻袋摔在冰面上,里面的鱼儿扑腾着滑出来。
简单几个女知青顿时就围了过来,
“第一网就收获这么大吗?”
这是肉,不光是他们,就是看见的孩子也眼睛冒光的围过来看。
冬季,鱼群喜欢在冰下聚集,往往会使水涌动,冰面上的雪便会微微鼓起,这种冰面是有鱼群的征兆。
然后是看颜色。有鱼群的冰层往往结有气泡,气泡密集的方向就是鱼群游动的方位,这样的冰层颜色发灰。
此外,还要会听冰下的声音。有经验的捕鱼人只要把耳朵贴在冰面上,通过水流声就能分辨出鱼群的位置。
这些,是北方冬捕必备的本领,在这边也是适用的。
当然,在农村,尤其是这边并不具备大规模冬捕条件的农村来说,村民们靠的是老人的经验。
至于知青们,林东方那几个靠的是直觉。
这个不会,但是他们会打猎,总会找到共通之处。
这不,选对了。
几个男生也是满脸的笑意,成就感满满,拎着一角,把里面的鱼倒出来,顿时,冰面上就扑腾一片。
就简单看到的,大的也足有五六斤,小的像是还没有巴掌大的那种,都不用说,几个人顺手就捡起来扔回河里了,留种的崽子不能打,这都是不成文的规矩。
打猎是这样,捕鱼也是一样。
除了被饿的吃不上饭的饥荒时候,就是青黄不接,都几乎不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