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
去年(1991年)8月,他和潘银春离婚,半年后和陈虹结婚,就在边租了间房,静下心来写。
很快,他的第二部长篇《活着》在这间简陋的房间里问世。
“陈虹,明天我就把底稿寄给明华,他说过帮我把关的。”余桦抽着烟对妻子说道。
“放心,方老师一定会喜欢你写的这本。”陈红温柔说道。
“如果得到明华的认可,顺利发表,这里面有你的功劳,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不,一大半!”余桦的语气中带着感激。
他并不是故意这么说。
当初,创作这部开始并不顺利,写了几万字,他就发现写不下去了,不是文思如泉涌,而是文思不通。
但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既然第三人称写的不好,那试一下用第一人称呢?”
电光火石之间,余桦茅塞顿开,于是将之前所有的内容都推翻重写,
换了个写作视觉,顿时让他感到才思泉涌,这部顺利完工。
为此,他对陈红充满感激。
真是自己的贤内助,幸运星啊。
方明华接到余桦寄来的稿件已经是一周以后的中午。
他当然很高兴。刚刚准备打造“布老虎”这个严肃文学的品牌,这余桦就把他的代表作寄来了!
泡上一杯茶,舒舒服服坐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方明华认真看着原稿。
看着看着,他陷入沉思。
倒不是因为内容——这本书他没来到这时代之就看过。
他现在考虑的是,这本书如何顺利出版?况且还能赚到钱。
要知道,这本《活着》和《废都》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版,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出版然后被销毁,成为禁书!
但《活着》幸运的是,不像《废都》一禁就禁了16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