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碎片》,横空出世,开创了“文化散文”,大气磅礴,且与传统散文有着明显的区别,独创了散文之风。
到了年末,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以一篇散文《我与地坛》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
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
作家韩少工曾经这么评价:“我以为1990年的作品即使只有他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以说是丰年。”
沉寂已久的散文界开始活跃起来。
那个申城戏剧学院的院长经过几番恳请,终于辞去自己的院长职务开始周游各地,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
他不想做徐霞客写出《徐霞客游记》,想做方明华,写出文化散文。
此时的方明华正在书房里码字。
今天是元旦节,本来要带两个孩子出去动物园看大熊猫的,无奈外面风雪交加,估计大熊猫也怕冷,于是一家四口就躲在家里。
女儿一个人在二楼的琴房里练钢琴。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莫扎特的《小星星》。
儿子则是趴在茶几边上很认真写字。
其实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是不需要练习写字的,但乐乐似乎对这玩意很感兴趣,方明华就随他了。
狗豆苗围着小主人乱转,小猫豆芽则是躺在墙边暖气片下打瞌睡。
方明华在二楼的书房里写作,媳妇宋棠棠就坐在他身边看打印出来的章节内容。
“明华,你写的这个吸血鬼故事和那本《夜访吸血鬼》风格不太一样啊?”宋棠棠边看内容边说道。
《夜访吸血鬼》是美国作家安妮·赖斯在七十年代年的长篇,为“吸血鬼编年史”系列中的第一部。
这本书在国内还没有中译本,不过宋棠棠去年去了美国,买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