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诗集正是时候。”
方明华听了心里暗赞。
这个舒斌眼光确实独到。
正如刚才赵红军那番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坛被称为“真空时代”,文学与体制的互相制约,早期“诗歌狂潮”给读者引起的兴奋和快感大大减弱。
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正能量的诗歌风格突出重围,成功捡了诗坛时代真空的便宜。
在历史上,也就是这本看上去文学价值不算高的《年轻的潮》先后印刷售出六十万本,超过了当代任何一本诗集!
想到这里,方明华笑道:“舒斌是盛世图书总经理,他自己可以决定,干嘛还要征求我的意见?”
“盛世集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内事不决可问明华。”赵红军表情严肃。
“那外事呢?”
“外事不决也问明华。”
方明华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得得.别一本正经的给我戴高帽。”
“嘿嘿,开个玩笑嘛,明华,你对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赵红军也笑起来。
“我觉得舒斌挺有眼光的,如果我是《延河》的主编,我或许不会刊登这上面的诗,但我如果是盛世图书的老板,我会出版。”
“ok,那我就现在就给舒斌打电话。”赵红军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刚准备拨号码,却被方明华拦住。
“等等,这本诗集盛世图书准备印多少本?”
“我听说舒斌说,第一次准备印15万册左右,看看市场反响如何,再进行第二次印刷。”赵红军回答道。
方明华听了摇摇头:
“别第一次第二次,等这本书火了再印刷,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的盗版速度你们也知道,那比正版速度快多了。”
“那你的意思?”
“干脆一次印上50万本!”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