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吗?”方明华反问道。
“我是这么说,可家族史这种史诗般的不好写啊.你写了,还获得茅盾奖,中时也在准备,看他信誓旦旦的样子,看来不出一定的成绩决不罢休。我再写,恐怕.”
陆遥的话没说完,不过方明华明白他的意思。
前面就是标杆,后面写同样的题材压力更大。
何况,文坛上总有人将他们四个有意无意的放在一起比。
方明华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劝说。
历史上,《平凡的世界》是陆遥的绝唱,现在陆遥身体已经没有生命之忧,再恢复一段时间完全可以拿起笔继续写作。
究竟能写出什么,方明华当然不知道。
不过,没来到这个时代,方明华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写的是陆遥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什么陆遥除了“陆遥”这个笔名之外,还有其他几个笔名,其中一个叫什么“缨依红”
路遥特别喜欢下雨天,买烟必须是带嘴的,抽的时候却要把过滤嘴掐掉.
不过方明华倒没有发现他这个癖好。
其中还有一段是说陆遥写完《平凡的世界》后,到了九十年代初,国际形势突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路遥彻夜未眠,和一个作家聊天中说,他联想到秦北北某城几个老干部家庭的崩溃,他试图由几个家庭探寻大千世界的奥秘,计划写一部较大规模的长篇,题目叫《崩溃》。
还说,像写他的家乡的黄土沟壑里的一棵老槐树,树下发生着几对青年男女的膨胀着的幸福和浓缩着的苦难,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亚当和夏娃的历史
当然这是帖子上写的,到底是真是假,无法考证。
不过嘛。
现在陆遥把《平凡的世界》写完了,人还活蹦乱跳在自己面前,可以问问他究竟有过没有这样的构思?
那个《崩溃》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