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逸科技从手机到平板,电视,全系都用英伟达tegra 3,早就熟悉了tegra 3的各种性能和参数,打磨到了极致,那也无可厚非。何况,星逸科技也有芯片部门,也有专业的芯片设计团队,优化起tegra 3,那就更加手到擒来了。”
和htc一样,华为当下的处境也是如此。
星逸科技的散热技术,芯片调教算法,都是他们学不来的。
毕竟散热模组都是星逸科技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为此,王逸还专门弄了个散热实验室,研发各种散热技术。
散热模组都是星逸科技首创,现成的供应商都没有,王逸又直接用之前收购的配件工厂,一并量产了适配星逸手机的散热模组!
这就让友商难受了。
大家都是手机组装,缺什么买什么,星逸科技却自研自产了一部分模组,短期内都学不来。
至于芯片的算法调教,那就更难了,不同的手机,不同的配置,不同的算法,抄都没用。
星逸科技早就开始接触英伟达tegra 3,王逸知道tegra 3翻车不如高通双核的事,因此一开始就成立了算法优化小组,对tegra 3进行全方位的调教,打磨。
经过几个月的调教,终于在算法上有大量突破。
再加上散热模组的加持,这才使得xphone 1pro和星逸平板x1pro上的tegra 3异常冷静,异常强大。
可是华为、htc等友商没这样的安排,也没这样的调教实力。
这年头的华为海思,还不是核心部门,只能算是一般部门。
k3v2的研发投入也少的可怜,因此性能翻车。
前世,直到k3v2惨败后,华为痛定思痛,提升了半导体部门的战略地位,加大了对海思部门的研发投入,这才在一年半以后,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