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也就是谋生。要谋生就必须要入世,因为入世了,才有可能供养出世修行的人。
行菩萨道的人,虽然在社会上做一切的事业,拼命的赚钱,他心里知道,一切都靠不住。
钱财资产只是暂时属于我而已,毕竟不是我之所有,老病来的时候,什么办法都没有,所以“恒观无常”。懂了这个道理,虽然在谋生,一点也无所贪,没有据为己有之愿望。
有时候佛经中出现的普现身,与普贤是同一种像,但是不同意义的化身。
普贤是无所不在,以行愿为标榜,没有在家出家之分,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你睡觉也可以悟道,打坐也可以,走路也可以,在厕所中也有他,上自净土下自秽土,天堂地狱,无所不在。所以《普贤行愿品》中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那么,普现色身菩萨呢?我们晓得法身就如同虚空定无所不在的,这个墙壁里也有虚空。凡夫的色身是受业果报应之身,佛菩萨的色身是虹霓之身。普现身菩萨是讲他的身,是入世的,不是法身,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普现身菩萨问维摩居士两个问题,第一,你的亲人、眷属(眷属范围广泛,凡是同你有关系的都是,所以每个人在世都有眷属,连出家人也有眷属,他的师父、徒儿等等都是)、吏民(维摩居士居住的毗耶离城的官吏和居民)、知识(包括善恶知识),这些人都是谁?第二,你所拥有的奴婢、佣人、各种交通工具,摆到哪里去了?
第一个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世上都有那么多的关系,没有办法脱离,即使你是单身一人仍然如此,没有其它的人你自己也没法活,人就离不开人的环境。第二个问题牵涉到各种生活必须使用的财产物资。维摩居士就用了很长的偈子回答他。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你问我父母是谁,般若智慧的成就,就是真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