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落难情缘 > 873章品《维摩诘经》(31)

873章品《维摩诘经》(31)(8 / 10)

与我都合一了,进到了空的境界,就是如幻三昧。

《维摩诘经》这里用佛经中的十种比喻,既很秘密、也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菩萨如何观众生,而达到如梦如幻真实的三昧境界。

为什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时,把十种比喻作了哪些变化?

他没有提“如梦”、“如幻”,因为这里本身是幻观,而没有提如梦。

这是否梵文原文如此,我就不知道了。

马祖的弟子南泉禅师说:“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中相似。”这都是真实境界,你必须修持到这个境界才行,不是把鼻子一扭就悟了,你纵然把鼻子割了也是不行的。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这些是空话,以佛学本身的名辞,被一切修佛法的执着。

比方他说第五大,佛学只有讲到四大。

只有五阴,没有第六阴。

只有六情,没有第七情。

有十二入,没有十三入。

有十八界,没有十九界。

这些都是空观,是没有的,不要自己加上。

这个话很妙,我们学佛的人专门搞幻想,大家参禅打坐,心里有个幻想,以为入了定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思想念头都没有了,一般初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这是佛告诉你的吗?

真是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呢?

佛也没有告诉我们入定以后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

他只告诉我们修订。

修订是个什么境界?

修订是证空观。

还有人看了六祖在《坛经》中说:“无念为宗”,搞了很多年也找不到无念。

也不想想就算是无念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无想定。

无想定不是佛法,佛也曾经修到了无想定再把它丢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