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太太女居士都不敢看,他可自然得很。你不要说他得什么大定,就算是个昏沉定也不得了啊!目中无人,都空了。这是一,因此我就开始注意了,觉得过去多年对他的成见太深了。
太虚法师的左右不用小和尚,也不摆威风,他一辈子那么多著作,全部精神都在佛经上,真是发起深心的。他旁边只用两个在家人,那时候叫茶房,现在叫服务生,他给人家薪水的。那么多人来皈依他,膜拜他,都要给供养,他一辈子持戒律不摸钱的,都是由茶房捧进去了,太虚法师决不会到后面问茶房收了多少钱,用出去的也问都不问,这都是我们所见到的。
讲这些故事给你们听,不要说他的修持如何,就算不修持,他昼夜都在经典上,在佛学的学理上专修,就了不起了。所以,「以出家法,起于深心」啊!不只是你们,许多国内外的教授来了这里,我都把他们当小孩子,不只是年龄,也是学识上的小孩子,为什么?现在人读书做学问,都没有发起深心。学佛更是要起深心,也就是戒定慧三学都要深入。例如你们都受过戒的,我只要一考你戒,就绝对答不出来,你二百五十条戒都背得出来也还是不懂戒,为什么不去研究大藏经的律藏?古人说:「为求无事披袈裟,披了袈裟事更多」,为什么事更多呢?更要精进,昼夜专心一致在求道,找出这个深心来。出家人不清楚这个观念的,就是在逃避现实,非出家法也。“以如说行,起于多闻。”多闻是知识学问渊博,佛法渊博,不是你多听就是多闻啊!
要怎么样求得多闻呢?要如说行。
什么叫如说行?就是佛在各种经典上讲的,你能做得到,能依教奉行。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这句话难懂啊!不要以为文字好懂。
根据《金刚经》,佛的弟子中,须菩提得无诤三昧,真正清净修行。
无诤三昧是身、口、意无诤。人和人相处都有相争的地方,